醫療器械創新網

        logo

        距離創新創業大賽報名結束
        48
        16
        37

        會員登錄

        用戶登錄 評委登錄
        一周內自動登錄 建議在公共電腦上取消此選項
        一周內自動登錄 建議在公共電腦上取消此選項
        一周內自動登錄 建議在公共電腦上取消此選項
        手機驗證碼登錄 還未賬號?立即注冊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醫療器械創新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

        一個口罩廠商的自述:一直在想辦法挺下去 | 超級觀點

        日期:2020-02-21

        接下來在2-3年,口罩行業一定是呈上升的趨勢。

        國內對KN95口罩的品牌認知最多的就是3M和霍尼韋爾,這兩個品牌我們公司都有進行經銷代理。

        我們是一個專業做個人安全防護的公司。2003年非典,那時我在北京,幾十塊錢買一片紗布口罩還得去搶,防護級別也沒有達到防護需求。那時的狀況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來2008年我回山西老家開車路過陽泉,我發現每個人身上、鼻孔里全是黑的,都是煤灰,回來我就在報道上看到了塵肺病,開胸驗肺這個事特別刺痛我,所以2009年創業時,我第一個選擇就是做呼吸防護,讓有需要的人能買得起。但當時沒想到后面會出現霧霾、禽流感、新冠這些。

        我們并不是靠這種疫情防護來維持企業經營,更多服務對象是塵肺病易感群體。比如當下大家都需要的KN95口罩,平時醫用需求是極少的,大部分用于工業、建筑業及粉塵車間等這類粉塵較大的領域。

        疫情是我們經歷的一次特別大的事故,現在口罩是每個人都密切關注的東西。那為什么現在社會上會出現一“罩”難求的情況呢?

        正常情況下,我們中國的口罩產能是非常OK的,但當下特殊時期,就算一天產上億片,平均到國人手里也不到1片,前線還有大量人員醫生、護士、民警等,口罩消耗得非常快,有些人一天一個都不夠。而且疫情爆發趕上春節,很多工廠都停工放假了,要再重新上機器、找人、找原料,短時間內想要開足馬力去做很困難,所以當下產能是完全不夠的。

        像我們合作的工廠用的是次先進的機器,工人需求量大。一天生產2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和6萬個KN95折疊口罩,大概需要500多個工人。但現在為防控疫情需要隔離,很多回村的工人都出不來,出來的到工廠又進不去,大大影響了人效。如果這些人都能到崗,我相信很快能提升產能一次性平面口罩對工人需求不大,只要設好機器,一下子就出來了,直接打包就OK了。KN95是折疊的,要求密合性,它的鼻梁條和里邊的鼻梁墊全是人粘上去的。本來我們占股那個廠也要換新機器,是一條自動流水線,有可能只需要3個人,1小時就能生產出幾萬片。沒想到一條線200多萬,這兩年資金需求比較大,就先付了定金,產能線遲遲沒到位。如果早知道有這個疫情,哪怕借高利貸也把它拉回來,最起碼能滿足產能需求。

        這兩年口罩行業也疲軟。

        國內民用口罩市場真正爆發是在2012年、2013年有霧霾的時候。2014年天氣好,APEC藍,口罩行業進入淡季。沒想到第二年霧霾又來了,2015、2016年的時候口罩價格暴增,也涌現出了不少口罩廠商,同時工廠擴招。我們入股弓立(廈門)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的時候,他們大概有500多個人。但近幾年在政府的治理下,霧霾減輕,很多人疏于防范,不用口罩,另一小部分人在之前霧霾嚴重時儲備得多,也不用買,所以口罩銷量減少,訂單都是走庫存,產的少。弓立的訂單只有日本和一些別的海外市場,國內是很少的,最后被迫裁員到300多人。年前我們給供應鏈下單的時候,工廠很早就停工了。要不是這次疫情,很多工廠已經死掉了。原來我只做經銷,2017年左右看到中國大方向是支持國貨,就創立了自己的口罩品牌名典上品,用合作的弓立醫療進行生產。?所以這兩年對我影響也比較大,本來公司發展到100多人了,忽然出現大的低谷,迅速調整后現在還剩60多人。我把團隊拆分開,開發了包括口鼻腔洗護、急救衛生,消防等5、6塊項目,挺了下來。扛不住的同行就轉行了。大部分人說,賠錢出一出我就收手了。中國以前很多口罩品牌,看到機會來了我做一把,不行了我就搞酒去,酒不行我搞水果。像我們這種專業做這個行業的,一直在想辦法存活下來,不能說活得多好,起碼能維持公司最基本的生存。中國消費者對口罩需求認知還是不夠,教育新消費者是很難的。我們之前給所有人講口罩,人家都笑我,你做這個有幾個人戴?跟他講霧霾對你呼吸有影響,他不會聽的。我們跑了7-11、羅森,這兩年線下布了好多局,但去談的時候人家都認為做口罩沒市場。這次需求量大是因為疫情傳播速度快,大家響應及時。政府統一調配,急供前線。國內口罩品牌都是輕資產,90%是代工模式,對企業而言是負擔減小。國內工廠幾乎沒有去打自己品牌,你有訂單我給你做,要不就給外貿做。但代工模式在這種疫情時期暴露出了很大的弊端,使品牌商極為尷尬。因為沒有自己的廠,話語權會很小。比如我們有5個代工廠,年前我給每個工廠打了100萬定金,原材料也備好了,預計2月初交100萬片KN95和500萬片一次性口罩,以應對3、4月份柳絮季。但大年初一收到紅頭文件,從此工廠由政府接管,口罩全由政府統一分配。這個時候就發現需要有一個自己的工廠。我還在籌備建廠的事情。現在口罩急缺,審批手續不知道會不會加速。假如我一兩個月把廠建好,能投產,在北京一天如果能出個60萬片也行啊,最起碼能多以一個產品流進市場,有可能就對某些人多一個保護。

        大家覺得當下市場對口罩需求量大,以為這個行業賺錢,卻沒有看到這兩年我們承擔的倉庫成本、價格壓力。到今天為止,有貨的話我們還是盡量維持以前的價格。以前一個人工6000塊一個月,現在可能得2萬;原材料也是,以前2萬一噸,現在有可能得十幾萬;特殊時期,運費也漲了近4倍,那產出來的口罩價格肯定要上漲,但一上升,群眾就覺得你不大義,最終損失品牌度。現在口罩是敏感商品,我們合作的工廠也在24小時開足馬力生產,但我們作為品牌商也拿不出貨,我去工廠要個二三十萬件都不行。都是要優先供應一線的需求了,這個我們也是要支持理解的啊。我們之前在工廠弄了20箱醫用N95的口罩,順豐運費花了11000多。我說算了咱不賣了,也沒法賣,一個口罩光運費成本就4塊多。最后通過北京紅十字會定向捐給了醫院和武漢的一線警察。現在民眾甚至把韓國的口罩都翻出來,其實很多是中國以前生產出去又回來的。也出現一種現象,就是我們這種品牌商、經銷商都沒貨,但是各類微商都在賣口罩,前段時間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所有有證的、能在冊看到的口罩廠大多是政府統一調配,但恰巧有些小作坊政府是沒有辦法調配的。生產口罩沒有太多技術壁壘,就是買臺機器,有的幾萬塊錢買臺二手機器,弄點無紡布,哪怕中間夾個紙,它都能形成一個口罩。小作坊的話,那臟亂差是絕對有的。他們很多都是二次回收料,做得很便宜,恨不得幾分錢一個。做口罩最關鍵的是生產環境。現在如果建一個非常正規的醫療車間或者生產接觸嘴鼻的口罩車間,沒有個大幾百萬是裝修不好的。如果有細菌進入口罩,口鼻直接接觸會很危險。前幾天我看比亞迪、富士康、中石化都準備跨行業生產口罩了,他們的場地是非常OK的。現在潔凈車間也就10萬級、30萬級,這是很難找的,但他們本身就有,馬上搬個口罩機進去就行,(否則從頭)要建的話最少得3個月,還得投入很多錢。所以我認為他們出來的口罩品質一定是非常OK的。

        做口罩不需要技術,只要把原材料采購好,有專業的機器或調試機器在潔凈車間下生產就行。比如KN95的濾紙,這個天津泰達的濾材就非常牛,包括中石化也有,國內有幾個非常成熟的濾材供應商,所以原材料采購不是瓶頸。如果中石化、比亞迪他們上新機器,機械手24小時不停,我相信到時候,口罩的價格和產能一定是平穩的。這個行業和市場是需要大公司和一些更專業的人進來。大公司有龐大的生產鏈,有自己的背書,行業能夠得到更多重視;更專業的技術人員可以提升產品品質。電商是我們的主要銷售渠道,因為物流停了,從1月18號左右員工就陸續回去了,我也回老家了。結果20號當天發現訂單暴增,開了十幾個小時車趕緊回去,一路電話微信就沒停,都是到處要貨的。經過2015年、2016年因為供不應求的市場價格暴漲后,我存了將近5000萬以上的貨,中國沒有人敢存這么多,口罩這種消耗品也是有保質期的,一般是5年。我當時想法是在某種情況下影響我們呼吸的時候,能讓市場價格趨于平穩,起碼讓人用得起口罩。到保質期了我們只能找一個坑給它埋掉。其實按照那兩年的銷售數據,這些貨也就是3到6個月的庫存周轉。但因為2017 年之后口罩行業低谷,所以在這次疫情爆發時,初步統計市場上有2000萬片以上的KN95的口罩通過我們公司供出去的。1月19日據報道武漢有疫情,當天我們果斷加班給武漢的京東自營倉發了兩大車KN95口罩,大概有60萬片,因為它派送會很快。后來覺得配得有點少,因為后面武漢一封城進不去了。就是迅速地在2、3天之內到消費者手里了。我們70%以上的人在正月初二就開工了。主要是忙之前的訂單,20號、21號涌進來有4萬多訂單。因為物流停運,我們發了將近1萬單京東快遞,之前都是很便宜的包郵的,這成本就上來了,雖然發貨成本增加了,但我們想讓客戶第一時間收到。還有一部分發順豐,出去以后發現很多地方封城了,所以目前還有1000多訂單是在處理售后,給客戶一個一個打電話。在努力調整我們別的產品,但工廠都不是我們的,很多工廠現在也不開工,我們開工了沒用。比方說做面具的他就會講:“要我們開工沒問題啊,你先給我弄一些口罩,沒有口罩不能開工”。我一直有一個工廠夢,看看這次能不能實現。沒有疫情的時候還有很多人用口罩,因為花粉過敏等等。這次疫情以后,可能各部門單位和家庭也都會有儲備,所以我認為接下來在2-3年,口罩行業一定是呈上升的趨勢,只要你是正規的公司,銷售的產品是符合標準的,這個行業是一定值得去做的。目前疫情對企業的影響都比較大,我身邊有些就直接解散了。二月底的時候本來就已經在生存邊緣,這個時候就直接放棄掉了。企業很難,這是真的。我也在努力想一些別的辦法。要盡量降本提效。我們的成本主要是在辦公室、倉儲、資金和人力這四塊。原來公司100個人,每月工資和公積金等人力支出加起來大約120-150萬左右。后來我采用了末位淘汰制,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優勢最大化,很多人的潛能被激發出來,人員縮減到60多人反而比以前效果還好,成本也降低了。人效提升后公司利潤比就好,跟銀行談貸款年化也從以前的6或7降到5甚至4.35,這是我們目前拿到最低的資金,資金成本降下來了。公司經營是一整個鏈條,一塊好了后邊基本也順了。我們防護行業比較特殊,在大多數人腦海里認為行業產出就是口罩、防護服、護目鏡。其實我們還有其他產品,比如丁腈手套乳膠手套等,這些產品都在陸續到貨。我們很多員工在家辦公,做售前售后跟客戶溝通。倉庫員工在初二就到崗了,還是在運營著的。最后,希望大家不止是在疫情期間做好自身防護,平時也要保持一個良好的防護習慣。相信疫情很快會過去,最終的勝利一定是屬于我們的。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返回列表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州市| 全州县| 长葛市| 定边县| 龙川县| 伊金霍洛旗| 化州市| 司法| 山阳县| 曲阳县| 连城县| 固镇县| 海丰县| 北海市| 夏河县| 合水县| 黔西县| 金塔县| 通海县| 靖远县| 峨眉山市| 仲巴县| 莱州市| 抚远县| 通渭县| 汝州市| 武强县| 民勤县| 新化县| 泰宁县| 云龙县| 康平县| 姚安县| 固阳县| 永福县| 财经| 乌拉特前旗| 大关县| 康保县| 体育| 方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