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全球多個國家大范圍的疫情蔓延,“一罩難求”的口罩一躍變成了全球搶手的醫療物資。而口罩緊缺的背后,更是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今日(3月1日),據新聞報道稱,上海石化金昌公司將10噸口罩熔噴布專用料發往河南熔噴布生產廠家。
據悉,這批熔噴布原料可用來生產1000萬片普通一次性醫用口罩芯,是上海石化出廠的第三批口罩熔噴布原料,前兩批分別發往了深圳、蘇州。
自疫情發生以來,不僅口罩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口罩原材料更是“一布難求”。
通常的口罩是無紡布材料,相對于紡織部來說,是由定向的或隨機的纖維而構成,具體到口罩上,其原料全部都是聚丙烯(簡稱PP)。醫用口罩一般都是多層結構,內外兩層為單層紡粘層(S),中間一層為熔噴層(M),簡稱SMS結構。
(來源:中國石化官方微信平臺)
隨著疫情逐漸擴大,口罩的原材料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市面上熔噴布的價格從每噸2萬元漲到了20多萬元,有的中間商甚至加價到29萬元。然而即便是這樣,口罩原材料仍然不能滿足目前口罩生產廠家的需求。
面對原材料四處缺貨的現狀,多地口罩生產廠家宣告停產。河南長垣市一家廠商更是貼出通知稱,因原料廠家被管控,熔噴布、耳帶、鼻梁均缺貨,口罩暫時無法生產,暫停提貨,具體提貨時間另行通知。
此外,不僅是熔噴布和無紡布,口罩機的價格也已成倍上漲。據市面報價顯示,一條口罩生產線10天交貨的價格是120萬,25天交貨42萬,比起原先25萬的價格上漲近5倍。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截止到2月29日18時,中國以外共有55個國家和地區報告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6246例,死亡94例,治愈424例。目前,韓國是除中國外累計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此外,亞洲的伊朗和日本疫情也較為嚴重,歐洲國家中意大利是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以此同時,在國外也出現了“一罩難求”的局面。在美國,售價149美元/5個(折合人民幣209元/個)的口罩早已經處于缺貨狀態。更有甚者,在西班牙,一枚FFP2型口罩(歐盟標準下的N95口罩)售價竟高達300歐元(約合人民幣2200元)。
針對這樣全球“口罩荒”的局面,我國口罩的產能也在為滿足各地需求不斷提高,截止到2月25日,我國醫用口罩的日產能已經達到了3212萬只,日產量達到3028萬只;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7285萬只,日產量達到7619萬只。
不僅如此,中國石化更是強勢硬核跨界助力,投資約2億元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蘇儀征化纖兩家企業開展熔噴布、紡粘布生產線。
近日,中國石化江蘇儀征化纖建設8條熔噴布生產線,可日產8噸N95熔噴布或12噸醫用平面口罩原料,而這些“口罩心臟”的原料可生產240萬只N95口罩或1200萬只醫用平面口罩。
此外,就在昨日(2月29日),燕山石化新建熔噴無紡布生產線項目宣布即將進入鋼結構安裝和設備安裝階段。據悉,項目建成后,可每天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以生產120萬片N95口罩,或者6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
除了硬核跨界之外,中國石化還承諾堅持口罩熔噴布專用料不漲價。
事實上,除了中國石化以外,年初就有30000家企業迅速跨界生產口罩支援疫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