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的影響,口罩已成為眾多“禍事”的源頭,現今不管零售藥店口罩賣多少錢,總會有人舉報你。正因如此,這也激發了零售藥店與群眾之間的矛盾,不少零售藥店毅然選擇了停售口罩等防疫用品。
▍賣口罩,可加價35%
在疫情期間,雖然口罩等防疫用品的供應很重要,但這些防疫用品的質量更讓人擔憂。從官方的角度來說,比起朋友圈、微商等,遍布全國的近50萬藥店從事防疫用品供應,更為安全。
?
至于矛盾的源頭,無非就是價格差異。一方面,群眾認為自己買的口罩買貴了,要舉報藥店;另一方面,官方不給出明確的價格規定,零售藥店也不敢賣,擔心被舉報后認定為哄抬物價及發國難財等罵名。
?
對此,各地方也開始下達規定,明確口罩的進銷差價率。3月1日,青島市政務網發布了一則“民用口罩購買須知”,自3月2日起,青島政務網“快遞配送”口罩預約系統開放時間統一為每天上午10:00,市民可自愿購買、自行選擇配送公司。
?
而且,該發文還指出,因民用口罩類型及采購渠道不同,具體銷售價格由商家按購銷差價控制在35%以內的規定確定,市民可自愿購買。
?
從目前形勢來看,青島關于藥店口罩可加價35%是目前首個以官方角度規定進銷差價率的,而且進銷差價也是最大,這也將影響全國零售藥店口罩的零售價。
▍藥店敢賣口罩了!
“大戰”之下“讓人難以理解”的處罰讓藥店感到恐慌,不知口罩不該賣,貨該不該進。藥店人陷入兩難:賣的話,顧客買到口罩后轉身就舉報;不賣的話,顧客罵藥店囤貨賺黑心錢。藥店人紛紛表示,真的不敢賣口罩了!
我們不能回避一個事實,“口罩大戰”最終造成了“三輸”的結果:
消費者罵藥店,找監管部門撐腰,藥店受氣,不敢賣口罩;
02消費者買不到口罩,由此感到焦慮或恐慌;
03監管部門也冤,管不管都是事兒,管還是不管?
不過,近日多地藥店銷售口罩問題出現了轉機,政府的出手,平價口罩投放到藥店,給了老百姓真正的實惠,也給了藥店人再一次賣口罩的底氣。
政府這樣指定藥店投放的案例全國到處都有,雖然目前政府投放市場的口罩有限,也呈現“上線即售罄”的狀態。但是,各地政府紛紛出手維穩口罩市場,至少安撫了廣大人民群眾恐慌的情緒。
據了解,目前全國多地均有口罩限量供應,有的是政府調撥投放,有的是藥店調動海外資源自行采購,一般都可以在當地的防控物資管理平臺或附近藥店的線上平臺實名制預約,憑身份證到附近的藥店自行提貨或預約送貨上門。
需要購買口罩的網友可以關注當地政府的官方發布平臺,或關注附近的藥店,及時獲取信息,以便購買。
藥店人受盡委屈,以致不敢自主賣口罩,但是當政府出手調控時,藥店人依然高度配合,成為口罩購買的主渠道。
▍醫保政策兜底支持,每只口罩補貼1.5元!
政府投放平價口罩是一種手段,醫保補貼又是另一種方式。
為進一步確保在疫情防控期間口罩等防護物資正常銷售,平衡市場價格,基本滿足廣大市民群眾基本防護物資需求。2月15日,新疆昌吉市財政局、昌吉市醫療保障局聯合下發“關于防疫期間對醫保定點藥店銷售一次性醫用口罩進行補助的通知”。
通知明確,此次補助為限期補助,補助范圍為一次性醫用口罩,補助時間為2月16日—26日,補助標準1.5元/片,補助對象是昌吉市醫保定點藥店。
?
通知表示,由市發改委和市財政局共同制定市場銷售參考價2.5元/片,由于口罩來源有限,限購每人2片;全市將選定一批誠信度高、服務質量好的醫保定點醫藥連鎖藥店和單體藥店,供應的口罩必須通過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的質量合格的產品;鑒于當前疫情防控醫療物資急缺現狀,為保障防控應急需要,補助資金由醫保局負責兌現,各藥店口罩的供應相關手續由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
此外,定點藥店公布訂購熱線和微信,購置方式按照無接觸要求銷售,藥店送貨上門;訂購藥店送貨人員防疫期間按照全封閉要求,吃住在藥店。
▍口罩短缺問題終會得到解決,藥店依然值得信任!
國家發展改革委2日宣布,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只,日產量達到1.16億只,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進一步緩解了口罩供需矛盾。其中,醫用N95口罩日產能產量分別達到196萬只、166萬只,有效解決了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需要。
那些天天研究口罩的收收手吧,再賣高價不一定能賣動了,再囤貨小心砸手里!
現在還在特殊時期,多方都需要更多一些相互理解。缺口罩的群眾不必擔心,你所需要的口罩,國家正在加緊生產,恢復正常價是遲早的事,一定要相信政府,相信市場,相信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