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魚躍醫療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普美康(江蘇)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4月18日收到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關于半自動體外除顫器產品的《醫療器械注冊證》。該產品可進行半自動體外除顫治療,對于無反應、無呼吸且無正常脈搏的疑似心臟驟停病人,終止其心動過速和心室顫動癥狀。
2017年,魚躍醫療收購德國Metrax GmbH公司所有股權,引入了AED品牌普美康PRIMEDIC。公司花費大量精力財力布局AED賽道,持續投入成本普及推廣急救知識,捐贈AED及配套設備管理和培訓服務,擴大行業影響力,同時也沒有停止對新技術的研發,推出雙相波自動體外除顫系列M600。2021魚躍醫療新品發布會上提出全新戰略,創新重塑醫療器械,以消費者為中心,聚焦呼吸治療解決方案、糖尿病管理及POCT、感染控制三大核心賽道,同時指出將持續孵化急救這一高潛力業務。
目前國內批準的除顫相關的二類、三類儀器設備共計26種。魚躍醫療半自動體外除顫器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獲批,為其進入市場開辟綠色通道,助力市場擴展。
資料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
近些年來,猝死事件頻發,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數居高不下,超6成猝死案例發生在醫院外;并且,基于個人身體素質差異以及生活習慣的不同,猝死趨于年輕化。因此,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至關重要,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作為公認的挽救猝死最有效的設備,近些年來在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場的積極推動下,覆蓋率有所提高,同時加強了除顫器的觀念普及。
Research?And Markets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除顫器市場預計將從2021年的104.7831億美元增至2028年的148.769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5.1%。早前國內除顫器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壟斷,近些年國產品牌邁瑞、魚躍、久心、上海廣電等崛起占據一席之地。
除顫器可以分為體內除顫器ICD以及體外除顫器,盡管ICD被多項臨床試驗證實為預防心臟猝死的首選方式,但是ICD植入需要考慮其適應癥范圍以及植入禁忌癥,以及ICD本身研發的高行業技術門檻、高研發風險,ICD在國內的普及率不高。國內最先發展起來的是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市場,近些年,隨著可穿戴醫療設備的興起,可穿戴式除顫器WCD以其攜帶方便、不拘泥于固定場所的特點,迅速成為研發熱點,相比較AED,WCD設備可以適應更加復雜多樣的院外環境,然而目前國內尚無獲批的ICD、WCD。生命是一條單行道,科研發展為生命注入動力,AED、ICD、WCD持續發展,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