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在或需要種植牙的人群非常多,但不知道的是,不停種牙的背后,還有大量的患者在不停地拆掉種植牙。”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四軍醫大學前校長趙銥民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這一現象就反映了我國在種植牙中出現的一些亂象和整體技術水平不高的狀況。?
有沒有一種可能,采用現在信息科技讓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高水平的種植牙?這是趙銥民院士和他的團隊在10年前就提出來的課題,而這種可能伴隨著全球首款主動式口腔種植機器人系統的誕生,終于成為現實。
趙銥民院士(右)在給患者講解主動式口腔種植機器人。受訪者供圖
“我國種植牙的最高水平完全可以跟國際最高水平相媲美,但是我們平均水平距國際平均水平有相當大的差距。”趙銥民院士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口腔種植技術難度大、種植醫生培訓困難、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等諸多問題已經成為種植牙方面最為棘手的問題。?
“看到不足,就要嘗試改變。”趙銥民說,在籌備了一年半時間、咨詢了近300位和種植牙相關的業內人士后,他和團隊在2013年的秋天,正式啟動了種植牙機器人的研究。?
趙銥民院士(右)及其團隊進行首例主動式口腔種植機器人實驗。受訪者供圖?
用趙銥民院士的話來說,那個時候,他們算是真正的開拓者,“我們在立項的時候,國內外能找到的資料非常少,更不要說成熟的技術了。”趙銥民院士回憶。?
而這一個開始,對于當時還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攻讀博士的王利峰來說,僅僅只是自己博士階段眾多課題中的一個,在那個時間點,他也沒有想到,這一課題會成為自己如今心心念念的寶貝。“現在想想,心底的那顆種子應該很早就埋下了。”如今作為雅客智慧公司創始人的王利峰這樣告訴記者。?
“我碩士階段的學習就是研究醫療手術機器人方向,所以經常有機會跟臺做手術,每次做完手術,推開手術室的那道門,看到在那里從外地趕來患者的家屬時,我就一個想法,中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勻,太需要醫療機器人的幫助了。”王利峰說,所以他很早就下定決心,用自己所學,為中國醫學助力。?
2013年,趙銥民院士課題組的種植牙機器人正式立項,王利峰博士也作為核心研發人員,開始加入趙銥民院士的課題小組,負責種植牙手術機器人技術方面的攻關。那時的他沒有想到,這一課題一做就做了將近10年,也沒有想到,這一課題的成果,如今會擺在自己公司的C位,成為整個公司的主攻方向。
?據最新的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達到牙齒健康標準的人不足1%,口腔疾病的整體發病率超90%,缺牙人群不再是單一的老年人,35-44歲的中青年人缺牙率高達36.4%。而據招商證券研報數據顯示,預計我國種植牙市場的潛在存量需求數量約為4000萬顆。?
趙銥民院士(左一)、王利峰博士(中)在進行數據核對。受訪者供圖
“很長時間以來,我國甚至全球都有巨大的種植牙需求,而種植牙技術以及醫生水平的差距使得這項技術出現了一些問題。”趙銥民院士強調,“我一直堅信,技術改變差距,所以從2013年口腔種植機器人的立項開始,我就堅信我們會成功,并且從未想過放棄。”
趙銥民院士回憶,“口腔種植機器人的誕生并非一帆風順,中間我們也經歷了很多困難,最開始我們的精準度比較差,那我們就用2年的時間,將種植牙的精準度提升到0.3-0.5mm這一范圍區間;口腔種植機器人面對的是一直在動的患者,我們就將機器人的對患者的微動反應時間縮短到0.02秒;機器人無法智能識別千差萬別的口腔環境,我們就又用2年的時間培育機器人的‘醫生手感’。”
“我們經常為了一個細節的改進連續工作到后半夜。”談起這臺機器人的研發過程,王利峰向記者展示了他們一次又一次工作到凌晨的照片,而如今談起這些,王利峰更多的是驕傲,因為就在2017年,他們所研發的“自主式口腔種植機器人”成功完成了3例人體臨床研究,也正是在那一年,王利峰成立了雅客智慧,決定把這個參與培養5年的“孩子”撫養成人。
而趙銥民院士也給予了王利峰充分的信心,“當時有很多企業找到我們,想要做我們這個技術的成果轉化,王利峰他們應該是所有的企業中經濟實力最差的一個,但是最后我們一致決定,把這項成果交給他。”趙銥民院士告訴記者,因為“這個孩子”是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工作的結果,我們相信他會像對待自己的親兒子一樣,更具有責任心的把他撫養成人。
“剛剛拿到這個技術的轉讓權后,我非常有信心,感覺能夠很快將口腔種植機器人面世。”王利峰回憶,然而,對于2017年之后的王利峰來說,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從2017年拿到這個科技的轉讓權后,王利峰很少睡一個好覺,“軟件不過關,我們就通宵達旦的研發,硬件不過關,我們就一個一個工廠的跑,最讓我感覺到困難的是資金方面的問題。”王利峰無奈的說到,最困難的時候,他甚至都差點沒有辦法給員工發工資。“沒事,只要有我們一口飯吃就行。”這是他的員工給予王利峰的信任和信心,就這樣他們艱難的走過了4年的時光。
王利峰博士自己在進行主動式口腔種植機器人的調試工作。受訪者供圖
2020年10月,由趙銥民院士及其團隊和王利峰等人共同研發、雅客智慧研制的全球首款自主式口腔種植機器人獲得國家藥監局創新醫療器械綠色審批通道;2021年9月,該款口腔種植機器人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和生產許可證。?
拿證的前一夜,王利峰激動的整宿沒有睡好,第二天,他早早的穿戴整齊的來到了國家藥監局,在拿到證書的那一刻,他第一時間給遠在西安的趙銥民院士通了電話,“那一刻,就感覺自己的孩子終于出生了。”這是趙銥民院士和王利峰共同的感受。?
“如今,我們的全球首例自主式口腔種植機器人已經成年。”趙銥民院士堅定的說到,為什么如此堅定,是因為在2021年11月26日這一天,一個60多歲幾乎全口無牙的患者通過這款機器人完成了全口無牙頜種植與即時修復。?
趙銥民院士把“全口無牙頜種植”稱為種植修復皇冠上的鉆石,在他心里,只有“摘下”了這顆鉆石,全球首例自主式口腔種植機器人才算真正達到了他所理想的目標,口腔種植才真正到了機器人時代。
趙銥民院士說,“這款機器人總體來說有5大優勢,首先,能夠更精準的種植,將種植的誤差由手工的2mm縮小到0.3mm;其次,該項技術的安全性高、效率高;并且采用微創的方法,進一步縮小了種植牙的切口;再次,種植牙機器人還能讓患者在更舒適的情況下,完成種植;最后,口腔種植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實現無牙頜患者的全口牙種植與即時修復。”?
“其實我們這款口腔種植機器人可以進一步降低種植手術門檻,通過先進的醫療器械,降低手術難度讓種植牙能惠及更多的人群。”王利峰表示,毋庸置疑的是,目前中國的種植牙市場巨大,好的醫生資源卻非常短缺,所以通過這樣一臺機器人,可以通過全套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幫助更多的醫生掌握高端的種植牙技術,惠及更多患者。?
在王利峰工作的地方,能看到2臺自主式口腔種植機器人,“放在這里一是讓大家能夠更好的調試及改進我們的機器人,還有一點是提醒自己和團隊成員,這是一個值得繼續付出和研發的機器人。”王利峰表示,他們已經在進行第二代機器人樣機的攻關,目前已完成樣機研制,第二代樣機在產品穩定性、可靠性、易用性和電磁兼容性方面將有大幅提升。?
“這臺機器人已經完成了近千例的手術,沒有一例出現過重大問題。”趙銥民說,這款機器人代表著未來的口腔醫學、特別是口腔種植學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