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創手術的普及,作為微創手術中醫生的眼睛,內窺鏡得以快速發展。據眾成數科統計,2021年醫療機構內窺鏡招投標,奧林巴斯中標金額和數量均在首位。其中,內窺鏡硬鏡中標總額5.1億元,占據34.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內窺鏡軟鏡中標總額21.8億元,市場份額54.4%,排名第一。
數據來源:眾成數科
10月7日,奧林巴斯推出EU-ME3內窺鏡超聲處理器。EU-ME3在滿足醫護人員在超聲內鏡手術中對高質量清晰圖像的要求外,還可幫助診斷胰腺和膽管的病變。
超聲內鏡(EUS)是結合了超聲波與內鏡檢查,將微型高頻超聲探頭置于內鏡前端,當內鏡進入體腔后,在直接觀察腔內形態的同時實時超聲掃描,可獲得管道壁各層次的組織學特征以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奧林巴斯自1982年研發了第一臺超聲內鏡以來,不斷進行產品迭代。2009年3月,奧林巴斯在全球推出EU-ME1,EU-ME1作為第一臺全面兼容超聲內鏡診療的平臺,極大地體現了其兼容性的特點,奧林巴斯的超聲成像工具,包括電子徑向掃描超聲內鏡、機械徑向掃描超聲內鏡和超聲探頭,以及用于超聲引導下針刺的弧形線性陣列掃描內鏡,都可以連接到EU-ME1,協同作用可用于食道、胃和其他消化器官以及胰腺、膽道和呼吸器官的診斷成像,當然,也可以用于其他手術,包括通過超聲引導下的針刺進行組織細胞學采樣。EU-ME1支持基于電子掃描的高質量超聲成像,還可以根據特定區域的血流運動來定位血管。
通用內鏡超聲中心EU-ME1 ? ?圖片來源:奧林巴斯官網
雖然EU-ME1帶來了極大的革新技術,但是奧林巴斯不滿足于此,不斷進行產品迭代,2013年11月推出了EU-ME2 PREMIER PLUS(以下簡稱EU-ME2)。EU-ME2在第一代產品優勢的基礎上,實現了比以往更高的圖像分辨率,并且提供了多種新功能。例如,THE(組織諧波回波)模式通過圖像信號處理減少偽影,實現了更清晰的圖像;ELST(彈性成像)模式利用超聲波來顯示組織的相對硬度,為超聲圖像增加了硬度信息,有助于確定病變是良性還是惡性;CH-EUS(對比諧波EUS)模式采用了旨在描繪高次諧波的技術,有望對腫瘤和其他異常生長物提供更高的敏感性。此外,還加入了能測量血流速度和數量的脈沖波多普勒模式和能顯示小血管的H-FLOW(高分辨率血流)模式。通過獲得詳細的血流信息,EU-ME2支持避開血管進行安全穿刺。
EU-ME2 PREMIER PLUS ? ? 圖片來源:奧林巴斯官網
時隔多年推出的EU-ME3,較EU-ME2提供了更好的圖像質量,在成像方面一步步精密精細化;剪切波量化功能可以提供腫瘤和炎癥病變硬度的定量信息,幫助精確診斷;內窺鏡超聲在促進支氣管內超聲引導下的經支氣管針吸術(EBUS-TBNA)的可視化方面也發揮了關鍵作用,可用于早期的微創診斷和肺癌分期。EU-ME3EU-ME3還提供了多種軟件選擇,以滿足個人的臨床需求,旨在保持功能選擇的靈活性對EU-ME3進行定制。
EU-ME3 ? ? 圖片來源:奧林巴斯官網
從EU-ME1到EU-ME3,奧林巴斯作為內鏡龍頭,其發展歷程值得探索學習。醫療器械的創新需要長時間的投入研發,成品也需要伴隨整體需求的變化進行迭代更新,對于企業來說,需要有長遠的布局把控和短期的戰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