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創新網

        logo

        距離創新創業大賽報名結束
        48
        16
        37

        會員登錄

        用戶登錄 評委登錄
        一周內自動登錄 建議在公共電腦上取消此選項
        一周內自動登錄 建議在公共電腦上取消此選項
        一周內自動登錄 建議在公共電腦上取消此選項
        手機驗證碼登錄 還未賬號?立即注冊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醫療器械創新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

        突發,手術機器人“巨人”將被拋售

        日期:2022-12-07

        在幾度瀕臨退市危機后,近日,單孔手術機器人領域的明星公司Titan宣布,為了保障公司資金充裕,維持領先的技術地位,董事會已經開始尋求全面或部分出售公司資產,包括合并或其他類型的“重大交易”。

        “Titan”泰坦是希臘神話中巨人的名字,飽含了公司的一番雄心壯志,而今“巨人”或將出售也屬實令人唏噓。

        自2021年末首次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告以來,過去一年Titan股價都未能突破1美元的最低上市標準,已經多次超出了紐交所給出的整改期限。尤其11月底更是達到了0.39美元/股的歷史低點,而紐交所給出的最終合規截止日期為12月26日,可以說目前Titan已經處在退市倒計時的階段。

        Titan是全球最早布局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的企業之一,2007年,世界第一套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研發項目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立項,2009年哥大IREP單孔腔鏡技術專利尚未授權的情況下,來自加拿大的Titan Medical就向其申請了專利授權后的獨家許可。

        由于多孔腔鏡手術領域已經基本被達芬奇壟斷,Titan這種錯位競爭的策略也被普遍看好,甚至中國企業龍泰醫療先后兩次向Titan投資共計1000萬美元,曾是Titan Medical的最大股東。

        自2020年Titan陷入退市危機以來,醫械一哥美敦力更是三度出手相助,與其建立合作,注入研發資金,共同進行單孔手術機器人的研發。

        一直以來美敦力都是挑戰達芬奇壟斷地位的重磅玩家,并且對單孔腔鏡機器人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除了與Titan合作外,還在2021年10月與北京術銳簽署合作協議,據悉術銳機器人只需要一套系統就可開展單孔腔鏡、多孔腔鏡、內窺鏡治療等多種術式,并于2021年3月完成了國內單孔手術機器人的首例臨床手術。

        那么這一次,美敦力還會出手相救嗎?隨著Titan終止合規日期的逼近,一切都充滿著懸念。1

        01、起大早趕晚集,13年研發,產品未上市
        Titan Medical于2008年在加拿大成立,很早就開始與達芬奇走差異化路線,2009年,Titan放棄了正在研發的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Amadeus系統,轉向研發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
        期初Titan基于哥倫比亞大學IREP單孔手術機器人樣機的專利授權開發了SPORT單孔機器人系統的產品樣機。
        SPORT機器人手術系統具有3D高清晰視覺系統和多關節的儀器,只通過一個切口即可進行微創手術,且售價更低,被譽為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終結者。
        SPORT平臺主要聚焦普通外科(膽囊切除術,闌尾切除術),婦科(子宮切除良性腫瘤)和泌尿科三種手術類型。原本預計2017年中,可以獲準在美國進行商業發售。
        中國企業成最大股東
        2017年8月,中國龍泰醫療有限公司在加拿大的分公司Longtai Medical,以二百萬美元代理權保證金轉為Titan Medical的股權,加上此前先后兩次注入資金共計1000萬美元,龍泰醫療成為了Titan Medical的最大股東。
        龍泰醫療本計劃將在SOPRT單孔手術機器人通過FDA認證后,負責整個環太平洋的亞洲地區SPORT單孔手術機器人的市場運作、耗材生產銷售和用戶培訓。
        甚至在2015年,龍泰在寧波投資興建了研發生產中心,組建了工程師隊伍,實施SPORT系統耗材的本土化改型,做好了進軍微創手術機器人產業的各項準備。
        然而產品上市的消息卻遲遲未能傳來。
        2019年4月公司表示,已經實現了Sport平臺的設計凍結,預定于2020年上半年提交完整的510(k)申請,并計劃在2019年底前申請CE標志。
        這一消息再度燃起了眾人的期待,但僅半年后的10月Titan Medical就以資金缺乏的理由再度推遲了上市計劃,消息一出公司的股價下跌了近一半。
        美敦力三度出手
        據公司透露,缺少資金是當時Titan 面臨的最大難題,不過很快Titan就迎來了“大金主”美敦力的出手相助。
        2020年6月4日Titan Medical與美敦力達成協議,合作推進機器人輔助手術技術的開發。
        Titan擁有的手術機器人知識產權組合包括190多項專利和應用,覆蓋美國、歐洲、加拿大、中國、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其中授權給美敦力的包括設備儀器、腔鏡系統知識產權的獨家許可權。
        根據協議,兩家公司都可以在各自的業務中開發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而Titan將在里程碑完成并驗證后獲得高達3100萬美元的付款,以及價值150萬美元的高級擔保貸款,公告發布當天Titan的股價立刻上漲了222.9%。
        不過公司研發的不再是之前的Sport平臺,而是名叫Enos?的單孔手術系統。Enos來自希臘語,意思是"一個",旨在使用單個手術臂和單孔通道來減少患者的手術創傷,改善預后。
        手術臂通過 25 毫米切口進入患者腹腔,集成了具有獨立照明的2D 高清攝像頭和可轉向 3D 高清內窺鏡攝像頭,采用了防霧設計。
        系統配有兩種多關節機械臂,用于特定手術任務和用于常見的手術任務的執行器。
        系統能夠實現快速對接和多象限定位,易于裝載,儀器占地面積小,單根電纜和單臂設計方便移動,減輕了手術室工作人員的負擔。相比Sport平臺Enos目前聚焦在婦科手術上,預計將最先應用于良性的婦科手術中。
        獲得了資金后,公司開始迅速推進設備研發,于2021年1月4日完成了最后一個里程碑。
        在完成與美敦力公司的首個開發和許可合作協議后,美敦力又給Titan下了260 萬美元的采購訂單,該訂單包括購買用于臨床前活動的儀器和相機。美敦力還將 Titan Medical 評估為潛在的制造和供應合作伙伴。這也是美敦力第二度出手相救。
        美敦力第三次向Titan投資是2022 年 9 月 12 日,雙方簽署最終協議,都可以在各自的業務中開發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而Titan將在里程碑完成并驗證后獲得高達1100萬美元的付款。
        而關產品研發的最新消息是,Titan在11月關于擬議股票合并的公告中表示,該公司仍有望在年底前向其北卡羅來納州的工廠交付其首個Enos單通道機器人手術系統,計劃在2023年向FDA提交的IDE。
        而距離年底已經不到一個月,Titan的承諾究竟能否兌現也打下了大大的問號。
        02、內卷大戰,單孔成突破口?
        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手術機器人一度火熱,相關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冒出,整個行業備受矚目,與達芬奇一較高下的口號不絕于耳,從全球市場來看手術機器人也迎來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
        但與此同時也顯現出了極度內卷的一面,2021年,32家醫療機器人融資,其中術銳技術、精鋒醫療、長木谷、梅奧心磁一年內2輪融資,柳葉刀一年內3輪融資。
        2022年前4月,14家醫療機器人融資。
        因此單孔手術機器人成了形成差異競爭的突破口。
        據了解,目前在微創手術中按照切口的數量可以分為多孔和單孔兩種術式。目前,市場上及研發中的多數手術機器人針對多孔術式,但由于多孔術式的術后,都需要擴大至少一個切口,以便拿出病理樣本,因此多孔術式實際上是“一個大孔+多個小孔”,創傷大于單孔術式。?
        與多孔腹腔鏡手術機器人相比,單孔在具備精準、靈活等優勢的同時,減少了切口的數量和總長度,具有創傷小、無疤痕、切口隱蔽、手術美容、無外部機械臂干涉、能適應狹窄腔道、恢復更快、疼痛更輕等一系列優點。?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國內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都是“多孔”的手術模式,其用于泌尿外科和特定的耳鼻喉手術的單孔手術機器人,由于實施了出口管制,尚未向中國市場銷售,且受制于技術因素,適應手術類型較少,而且與多孔機器人并不兼容,需要單獨購置,增加了醫院的成本。
        單孔手術機器人領域,國內企業的研發進度也相當喜人。
        微創醫療
        比如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張忠濤教授團隊及相關單位自主研發的圖邁單臂腔鏡手術機器人,日前在北京友誼醫院完成首例單臂手術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右腎囊腫開窗術。這是繼張忠濤院長和郭偉主任團隊成功開展十余例圖邁單臂普外科臨床手術后,在泌尿外科領域的又一次新突破。
        精鋒醫療
        還有精鋒單孔手術機器人于2018年開展單孔手術機器人動物實驗,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申請已于2021年4月獲得通過,產品上市后將用于泌尿外科、胸外科、婦科等典型手術治療。
        術銳
        2020年12月4日,術銳手術機器人也成功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成為中國第一家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綠色通道)的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企業。
        自2021年11月2日南醫大二附院與術銳單孔手術機器人臨床項目啟動之日起,截止9月總計已完成正式試驗40例,預試驗5例,涉及到的術式有膀胱肌瓣代輸尿管術、前列腺根治性切除術、腎上腺病損切除術、腎部分切除術等多種泌尿外科經典術式。
        不過以上三家國產企業究竟能否在內卷大戰中成功突圍,還有待產品上市后再觀察。畢竟手術機器人除了研發關難過,盈利關可能會更難。
        那么,臨近年末Titan究竟能否挺過寒冬,誰會成為Titan的“接盤人”?我們將持續關注。

        返回列表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伊金霍洛旗| 麟游县| 奉新县| 隆子县| 仙游县| 乌拉特后旗| 韩城市| 乳源| 政和县| 康定县| 柳州市| 湟源县| 精河县| 深水埗区| 墨竹工卡县| 青冈县| 斗六市| 山西省| 万荣县| 伊通| 北流市| 枣庄市| 五莲县| 衢州市| 子长县| 庆云县| 巩留县| 南阳市| 藁城市| 谷城县| 三江| 西平县| 泗阳县| 盐边县| 苗栗市| 天气| 山西省| 锡林郭勒盟| 临高县|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