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創新網

        logo

        距離創新創業大賽報名結束
        48
        16
        37

        會員登錄

        用戶登錄 評委登錄
        一周內自動登錄 建議在公共電腦上取消此選項
        一周內自動登錄 建議在公共電腦上取消此選項
        一周內自動登錄 建議在公共電腦上取消此選項
        手機驗證碼登錄 還未賬號?立即注冊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醫療器械創新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

        全球首款生物引導放射療設備,又融資5億

        日期:2022-03-22
        近日,美國私人控股的腫瘤治療公司RefleXion Medical宣布完成 800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0994億元)的股權融資,以支持其治療腫瘤學技術。?

        資料顯示,RefleXion Medical致力于研發生物引導放射療法(BgRT),曾研發出全球第一臺生物引導放射治療 (BgRT) 設備RefleXion X1。2021年12月,這一產品技術還被美國FDA授予了突破性設備。

        01、RefleXion 宣布完成8000萬美元融資

        近日,RefleXion Medical宣布完成 8000 萬美元的股權融資。除了 RefleXion 現有投資者的參與外,公司還吸引了 Ascension Ventures、Catalio Capital Management、Six0 Degree Capital 和 Hillenbrand Capital Partners 的投資。

        此外,參與本輪融資的現有 RefleXion 投資者包括 TPG 的 The Rise Fund、KCK Group、PSP Investments、T. Rowe Price、Ally Bridge Partners、Venrock以及全球制藥業領導者輝瑞風險投資公司和強生創新公司、JJDC 等。

        全球首款生物引導放射療設備,又融資5億

        針對此次融資,RefleXion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Todd Powell 稱,其最新的資金為 RefleXion 提供了資金支持,以幫助開發其在癌癥適應癥方面的平臺,擴大其癌癥產品。

        資料顯示,RefleXion Medical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私人控股公司,目前致力于研究生物引導放射療法,該療法使用注射的 PET-CT 放射性示蹤劑,旨在與癌細胞外部結合并繪制清晰的放射目標。

        ?

        Sam MazinRefleXion 的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Sam Mazin博士是公司核心技術的發明者,畢業于斯坦福大學,曾被考夫曼基金會選為全國13名博士后之一,其在斯坦福大學的研究重點是設計一種新型的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T)系統。Sam Mazin在基于PET的算法方面的工作獲得了SPIE國際醫學影像學會頒發的著名優等獎,并受邀在世界各地的癌癥中心演講生物學指導的放射治療。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Todd Powell于2017年5月加入RefleXion,擔任總裁,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成員,在領導跨國企業和開發癌癥護理創新產品方面擁有29年的經驗。?

        Todd Powell

        在加入RefleXion之前,Powell在全球放療領導者醫科達工作了11年,最終升任綜合腫瘤學解決方案的執行副總裁,他領導的業務部門,收入超過10億美元,在北美,歐洲和亞洲擁有1200名員工。?

        在此之前,Powell曾擔任IMPAC Medical Systems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的職業生涯還包括在IMPAC和Varian Medical Systems擔任高級執行和管理職位。Powell 擁有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的應用科學、物理和數學學士學位,并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完成了高管創新和領導力課程。

        02、全球首臺生物引導,放療設備RefleXion X1?

        目前,放射療法是很多癌癥患者選擇的治療方式,而為了增加無進展生存期,放射療法也被越來越多地與化學療法或免疫療法結合使用。但大多數放療技術依賴CT或MR定位,無法看到所有的腫瘤,醫生只能一次針對一個或兩個腫瘤進行具有破壞性的光束療法。?

        而RefleXion 研發的全球第一臺能夠將靶向放射療法與PET成像相結合的放療設備RefleXion X1恰好解決了這一局限性。

        據悉,RefleXion X1是目前唯一一款將高質量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成像(扇形束CT)與直線加速器相結合的設備,可以最大限度減少運動偽影,實現放射劑量的精準投射。

        RefleXion X1配置的直線加速器較其他產品旋轉速度快60倍,且每個波束站可調節100個點的劑量遞送。這些綜合改進能夠更好地定位腫瘤,減少患者的放置錯誤并精確地將劑量遞送到復雜的腫瘤靶標,同時避免附近的正常組織,從而減少放射治療的副作用。?

        據介紹,RefleXion X1具備兩大類功能一是圖像引導放射治療(IGRT),二是生物引導放射治療(BgRT)。其中圖像引導放射治療(IGRT)的部分又分為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運用于顱腦的立體定向放射外科(SRS)和調強放射治療(IMRT)。這些放療方法具有精確性高、分次劑量高、適形度高及治療次數少“三高一少”的特點。?

        2020年3月13日,這些功能于獲得了FDA批準后進入市場。?

        不過,RefleXion Medical 更多的重點還是在具有更大市場潛力的BgRT應用上,公司的愿景是擴大所有癌癥階段患者的治療選擇,最終能夠治療所有可見的腫瘤。BgRT是一種將靶向放射療法與PET成像相結合的新型放療法。

        將PET成像和放射治療相結合并不是一個新概念,它的設計難點在于目前還沒有人設計出實時使用生物信號放療的方法。PET通常需要幾分鐘才能成像,這在放射治療中是不可接受的,因為無法跟蹤患者的呼吸和其他器官運動。?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RefleXion 將PET的使用從逐漸的圖像形成轉變為瞬時發射檢測。在示蹤劑的作用下,癌癥組織本身就是一個快速的生物基準,即使在運動過程中也不斷發出其位置信號。

        當PET示蹤劑在腫瘤中積累時,會發生一系列正電子湮滅事件,這會產生兩個光子,彼此以幾乎180度的角度發射。PET探測器會檢測到光子的來源,并沿著這條直線立即發送輻射束。

        對檢測到的PET信號進行實時放療就是BgRT的基本原則。

        這一技術實現了對腫瘤組織的實時跟蹤,能夠在一次治療中同時治療多個腫瘤,這對已經發生轉移的患者是一個改變游戲規則的進步,首次為晚期的患者提供了放射治療的選擇。?

        除了指引在哪里發射輻射外,生物信號還可用于調整每個患者的治療劑量,例如,示蹤劑可以更多地集中在腫瘤的某些區域,可能促使醫生將輻射增強到腫瘤中代謝更活躍的部分。

        對于許多晚期患者來說,最好的治療方案是多種療法的組合。RefleXion BgRT添加到化療,免疫療法和靶向藥物療法中時,可能有助于進一步改善治療結果。最近幾項將放療與藥物治療相結合的肺癌臨床試驗表明,盡管目前的技術無法觸及一到三個以上的腫瘤,但總體生存率和無進展生存率有了顯著改善。

        RefleXion 表示,這一技術不一定取代化療,而是增加另一種治療選擇。通常,放射治療僅用于局部疾病,因其更容易聚焦輻射,而后期的多腫瘤癌癥主要僅用藥物治療。RefleXion的放射治療旨在與化療,免疫療法和靶向藥物治療方案一起施用,獲得更好的愈后。

        03、精準治療挑戰擴散難題?

        癌癥是全球第二大死因,2018 年癌癥造成了全球大約六分之一的死亡。早期癌癥患者有10 分之9 的機會存活超過 5 年。但當癌癥發現較晚且已經轉移,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將顯著降低至十分之一。

        肺癌是我國乃至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在中國其5年生存率僅為19.7%。約有60~70%的肺癌患者初診即是晚期,也就是說已經發生了擴散轉移。一旦發生轉移,幾乎沒有手術機會,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小。

        化療和手術是肺癌最常用的兩種治療選擇,據統計選擇這兩種治療的患者比例分別為36.0%和36.4%?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轉移性疾病不適合放射治療。不過最近的研究表明,當放射治療與其他癌癥治療(化學療法、免疫療法)相結合,無進展患者的生存期將增加三倍。?

        近年來,精準的放療方法如立體定向放療(SBRT)等特殊的放療技術越來越多用于治療轉移性癌癥,以期延緩疾病進展,甚至延長生存期。?

        由于輻射能量在人體組織中的遞減,在放療的通路上,腫瘤上方的組織收到的輻射劑量比目標組織還更多。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是一種新興的放療方式,運用多個射野的復雜成像技術,使多個射野在腫瘤部位交叉集合從而在腫瘤局部形成更高的照射劑量。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應用以來,SBRT以其腫瘤控制率高、正常組織耐受性好、患者生存期長的獨有優勢在絕大多數腫瘤的根治性治療中脫穎而出。

        如今,隨著生物引導放療的出現,將精準放療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如RefleXion首席技術官兼創始人Mazin曾說:“在放療過程中,醫生永遠無法確認輻射實際上已經傳遞到腫瘤。我們做的就是關閉反饋環,讓癌癥自己與機器交談,讓腫瘤自己說'我在這里,向我開槍。

        那么,除了RefleXion,未來還會有哪些企業進入這一賽道?生物引導放療法是否會成為未來癌癥治療的新趨向?對此,小創將持續關注報道。

        返回列表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醫療器械創新網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柘城县| 镇赉县| 普定县| 明溪县| 夹江县| 建阳市| 新竹县| 安吉县| 定西市| 杨浦区| 紫金县| 两当县| 乌兰浩特市| 化州市| 长兴县| 嘉鱼县| 安龙县| 习水县| 武宣县| 泸定县| 华宁县| 禹州市| 修文县| 神农架林区| 渝北区| 叙永县| 华宁县| 进贤县| 瓦房店市| 双城市| 玛纳斯县| 六枝特区| 澄江县| 闽侯县| 科技| 绍兴县| 和平县| 阿拉善盟| 耒阳市| 晋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