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創新網
我夢想中,未來的創傷骨科手術室,是由機器人全程參與的。手術床上有很多長著智能眼的機械手,這些機械手能夠透視患者全身的創傷,并針對創傷部位進行微創、精準的手術操作。患者在急診檢查完,確定沒有生命危險后,被推入這個手術室,幾小時后再出來,就復原了。
——北京積水潭醫院副院長、北京市創傷骨科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吳新寶
例如航空航天、機械制造、辦公文教等,甚至我們日常生活的幾乎全部,都在走向自動化、智能化,醫學不可能游離于這些之外。事實上,醫學一直在發展和進步,但由于它實在是太特殊了,既是人的科學,也是人性的科學,所以它的發展永遠走在科技發展的后面,雖永遠滯后,但永遠跟隨。
——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林進
該文件將骨科手術機器人收費標準作了如下劃分:
1.手術機器人只具備和發揮導航定位功能的,每例手術加收比例最高不超過40%,核心術式價格每例5000元以上的,加收標準按每次2000元封頂。
2.手術機器人在醫務人員支配下完成或參與完成部分手術操作的,加收比例不超過80%。
3.手術機器人在醫務人員支配下完成或參與完成全部手術操作的,以及進行遠程手術操作的,可適當放寬加收比例。
4.加收標準包含導航定位工具包(包括但不限于基座、跟蹤器、連接器、標定器、引導管、套筒、固定器等),以及「手術機器人」使用過程中消耗的其他耗材費用。
現階段,大部分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都只是起導航定位作用,如果參照標準(1)進行收費,包括導航定位工具包及手術機器人使用過程中消耗的其他耗材在內,每例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將最多只能在傳統手術基礎上加收2000元。?